-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玉潔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先補腎虛。 脾氣虛用健脾益氣法,常用益氣湯;若氣虛不攝血出現出血癥狀,則用補脾攝血法,常用歸脾湯。若氣虛下陷時兼見腹部或少腹部有墜脹痛感,出現脫肛,子宮脫下垂,胃下垂,或腎下垂等;用補氣長提法,常用補中益氣丸。 腎陽虛,怕冷,氣短聲低,自汗,浮腫等, 腎陰虛,頭暈,失眠,盜汗,耳鳴耳聾,消瘦,五心煩熱,宜滋陰補腎,可用六味地黃丸
2014-01-12 1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