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顏承堯 副主任醫師
棗莊礦務局滕南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中性細胞比率偏低、淋巴細胞比率偏高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影響、血液系統疾病、生理因素等。 1.病毒感染:常見的如流感病毒、風疹病毒等感染,可激活免疫系統,導致淋巴細胞增多,相對的中性細胞比率降低。可使用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利巴韋林、奧司他韋等治療。 2.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自身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自身組織,引起淋巴細胞反應性增生。常用藥物有潑尼松、甲氨蝶呤、環磷酰胺等。 3.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磺胺類、抗甲狀腺藥物等,可能影響白細胞的比例。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用藥。 4.血液系統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淋巴細胞白血病等,會導致白細胞的生成和分布異常。治療方法因病而異,可能包括化療、骨髓移植等。 5.生理因素:兒童期淋巴細胞比例相對較高,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接近成人水平。此外,劇烈運動、疲勞等也可能短暫出現這種情況。 總之,中性細胞比率偏低、淋巴細胞比率偏高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發現這種情況,建議及時就醫,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診斷,以確定具體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2-10 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