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書方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頸椎病引起腦供血不足,主要與頸椎病變壓迫血管、神經,影響血液循環有關,包括頸椎間盤突出、頸椎骨質增生、頸椎小關節紊亂、頸部肌肉緊張、頸椎管狹窄等。 1.頸椎間盤突出:突出的椎間盤可能壓迫椎動脈,影響腦部供血。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如頸復康顆粒、甲鈷胺片、布洛芬緩釋膠囊等,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 2.頸椎骨質增生:增生的骨質刺激或壓迫椎動脈,導致供血不足。可通過按摩、熱敷緩解,藥物如抗骨增生片等,必要時手術治療。 3.頸椎小關節紊亂:關節紊亂影響椎動脈血流。通常采用手法復位,配合藥物如大活絡丸等。 4.頸部肌肉緊張:緊張的肌肉擠壓血管。可進行針灸、推拿,服用舒筋活血片等。 5.頸椎管狹窄:狹窄的椎管限制血管空間。輕者保守治療,重者需手術。 總之,頸椎病引起的腦供血不足需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注意頸部保健。
2024-12-06 0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