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志華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感染內科
-
間歇性低燒無感冒癥狀,可能由病毒感染、結核、風濕免疫疾病、慢性炎癥等引起。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4-01-01 15:21
1.病毒感染:多為咽喉部感染,常見于嬰幼兒,癥狀相對較輕。可使用利巴韋林、阿昔洛韋、更昔洛韋等抗病毒藥物。
2.結核:可導致長期低燒,通過結核菌素試驗等排查。常用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3.風濕免疫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需查免疫三項。治療藥物有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羥氯喹等。
4.慢性炎癥:像慢性肝炎,需檢查肝功能等明確。可使用保肝藥物,如復方甘草酸苷、水飛薊賓等。
5.其他原因: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也可能引起低燒。
出現間歇性低燒無感冒癥狀應重視,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明確病因后對癥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