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魏合偉 主任醫師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骨科門診
-
髖關節疼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髖關節滑膜炎、股骨頭壞死、關節炎、外傷、感染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4-01-01 09:23
1.髖關節滑膜炎:多因過度運動或創傷導致。治療包括休息、熱敷、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癥狀嚴重者可能需要關節穿刺抽液。
2.股骨頭壞死:常見于長期使用激素、酗酒等人群。早期可通過減少負重、藥物治療(如阿侖膦酸鈉、依替膦酸二鈉)延緩病情,晚期可能需手術治療。
3.關節炎:包括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治療有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如氨基葡萄糖、硫酸軟骨素)、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等,嚴重者需關節置換。
4.外傷:如骨折、脫位等。輕度損傷采取制動、休息,嚴重的可能需要手術復位固定。
5.感染:如化膿性關節炎。需使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療,必要時手術引流。
髖關節疼痛的原因多樣,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一旦出現疼痛,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