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榮偉 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耳鼻喉科
-
氣滯是指人體臟腑、經絡之氣運行不暢,出現阻滯的一種病理狀態,可由情志不暢、飲食不節、外邪侵襲、勞傷久病、年老體弱等多種因素引起。 1.情志不暢:長期的焦慮、抑郁、憤怒等不良情緒,會導致肝氣郁結,出現氣滯。比如工作壓力大、人際關系緊張等情況。 2.飲食不節:過多食用生冷、油膩、辛辣食物,或暴飲暴食,損傷脾胃,脾胃之氣運行失常,產生氣滯。 3.外邪侵襲: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入侵人體,阻礙氣機運行,引發氣滯。例如風寒感冒可能導致肺氣不暢。 4.勞傷久病:過度勞累、久病體虛,使人體正氣不足,無力推動氣血運行,從而形成氣滯。 5.年老體弱: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臟腑功能逐漸衰退,氣血運行緩慢,容易出現氣滯。 總之,氣滯是一種常見的中醫病理狀態,需要及時調理。可以通過中藥調理,如柴胡疏肝散、逍遙丸、木香順氣丸等,但用藥需遵醫囑。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情緒狀態,有助于預防和改善氣滯。
2024-12-05 1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