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德廣 副主任醫師
北京德勝門中醫院骨科
骨科
-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癥狀多樣,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常見癥狀有發熱、皮疹、關節痛、口腔潰瘍、腎臟損害等。治療方法有使用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抗瘧藥等。 1.癥狀: 發熱:多為低熱,可持續或間歇性出現。 皮疹:常見于面部的蝶形紅斑。 關節痛:多為對稱性、游走性。 口腔潰瘍:反復發作。 腎臟損害:表現為蛋白尿、血尿等。 神經系統癥狀:如頭痛、癲癇等。 血液系統異常:貧血、白細胞減少等。 2.治療方法: 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地塞米松等,能有效抗炎、抑制免疫反應。 免疫抑制劑:環磷酰胺、硫唑嘌呤等,用于控制病情進展。 抗瘧藥:羥氯喹,有助于減輕皮膚和關節癥狀。 生物制劑:利妥昔單抗等,適用于難治性病例。 對癥治療:針對發熱、疼痛等癥狀進行相應處理。 系統性紅斑狼瘡需要長期治療和管理,患者應遵醫囑定期復查,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感染。
2024-12-09 06: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曹瑞紅 醫師
威縣婦幼保健院
二級甲等
婦產科
-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系統和臟器,如皮膚、關節、腎臟、心臟、血液系統等。發病原因復雜,癥狀多樣,治療有一定難度。 1.病因: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如紫外線、感染)、激素水平變化、免疫功能紊亂、藥物等都可能誘發。 2.癥狀:常見有發熱、皮疹、關節疼痛、口腔潰瘍、脫發、蛋白尿等。 3.診斷:通過血液檢查(如自身抗體檢測)、尿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綜合判斷。 4.治療:常用藥物包括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嗎替麥考酚酯)、抗瘧藥(如羥氯喹)等。治療需根據病情個體化。 5.預后:病情輕重不一,早期規范治療可控制病情,改善預后。 系統性紅斑狼瘡雖較為復雜,但患者不必過于恐慌。只要遵循醫囑,定期復查,積極治療,多數患者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2024-12-08 1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