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啟發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球蛋白偏高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炎癥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臟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及惡性腫瘤等。如果球蛋白持續偏高或伴有其他癥狀,應及時就醫檢查。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3-12-29 11:29
1.炎癥感染:細菌、病毒感染可導致球蛋白升高,如肺炎、肝炎等。一般通過抗感染治療,如使用阿莫西林、利巴韋林等藥物。
2.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免疫系統異常導致球蛋白生成增多。常需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等。
3.肝臟疾病:肝硬化、慢性肝炎時,肝臟功能受損,球蛋白可能偏高。治療包括保肝藥物,如多烯磷脂酰膽堿等。
4.血液系統疾病:多發性骨髓瘤等會使球蛋白異常增多。治療方法因病而異,可能包括化療等。
5.惡性腫瘤:某些腫瘤會刺激機體產生更多球蛋白。治療以針對腫瘤為主,如手術、放療、化療等。
球蛋白偏高的原因較為復雜,發現球蛋白偏高應重視,明確原因后采取相應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