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健偉 醫師
于都縣人民醫院
三級
泌尿外科
-
菌血癥是指細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全身無中毒癥狀,但血液中可查到細菌。引起菌血癥的原因眾多,如局部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免疫功能低下、醫源性操作、創傷以及某些慢性疾病等。 1. 局部感染:如皮膚傷口感染、肺炎、泌尿系統感染等,若炎癥未被及時遏制,細菌可能侵入血液引發菌血癥。 2. 免疫功能低下:患有艾滋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接受放化療的患者,免疫功能減弱,易發生菌血癥。 3. 醫源性操作:像靜脈置管、介入手術等,可能將細菌帶入血液循環。 4. 創傷:嚴重的外傷,如骨折、大面積燒傷,破壞了皮膚屏障,增加菌血癥風險。 5. 慢性疾?。禾悄虿』颊哐强刂撇患?,慢性腎病患者腎功能受損,都可能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從而易患菌血癥。 總之,菌血癥是一種較為嚴重的感染狀態,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一旦懷疑有菌血癥,應立即就醫,進行血培養等檢查,明確致病菌,以便選用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2024-12-05 1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