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丘瑞香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中藥方劑的功效和主治病癥往往因人而異,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使用中藥方劑時應遵循專業中醫指導。若用藥后有不適,應及時就醫。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8-08-15 11:02
1.敗醬草: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等作用。常用于治療腸癰、肺癰等病癥。
2.薏米仁: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等功效。可用于水腫、脾虛泄瀉等。
3.木槿花: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作用。對痢疾、白帶異常等有一定療效。
4.牡丹皮:能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常用于溫熱病熱入血分、瘀血等。
5.烏藥:可行氣止痛、溫腎散寒。適用于寒凝氣滯所致的胸腹諸痛、尿頻等。
6.生黃芪: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等功能。多用于氣虛乏力、自汗等。
7.香附:能疏肝解郁、調經止痛。對肝郁氣滯、月經不調等有改善作用。
8.延胡索:有活血、行氣、止痛之效。常用于各種疼痛病癥。
9.生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可治療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等。
10.炒黃柏: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常用于濕熱瀉痢、黃疸等。
以上中藥組合可能對一些濕熱內蘊、氣滯血瘀等所致的病癥有治療作用,但具體應在中醫師辨證后使用。用藥需遵醫囑。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這個情況考慮這個方子里面有清熱解毒的,有理氣止痛的,還有健脾利濕的,一般是可用來治療盆腔炎的。
2013-12-22 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