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羅建君 副主任醫師
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脾腎陽虛是中醫常見的病癥,中藥熬煮時間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果熬煮不當,可能影響藥效。建議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必要時就醫調整治療方案。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3-12-21 19:49
1.藥材性質:質地疏松、輕薄的藥材,如菊花、金銀花等,熬煮時間較短,一般15-20分鐘;質地堅硬、厚重的藥材,如熟地、首烏等,需30分鐘以上。
2.方劑組成:簡單方劑熬煮時間相對較短;復雜方劑可能需要更長時間。
3.火候控制: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慢熬。大火時間一般5-10分鐘,小火時間20-30分鐘。
4.水量多少:水多則熬煮時間長,水少則時間短。通常水面沒過藥材2-3厘米為宜。
5.治療目的:滋補類中藥,如治療脾腎陽虛的歸丸類方劑,熬煮時間較長,約40-60分鐘;解表類中藥,時間較短,約15-20分鐘。
總之,脾腎陽虛中藥的熬煮時間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建議嚴格遵循醫囑熬制,以確保藥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