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海艇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體內濕熱可能導致多種不適,如身體沉重、皮膚油膩、大便黏膩等。若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調理方法多樣,包括飲食、運動、生活習慣等方面。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8-12-20 11:52
1.飲食調理:多吃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薏米、紅豆、冬瓜等,少吃辛辣、油膩、甜食。
2.運動調節: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瑜伽等,促進排汗除濕。
3.中醫調理:可通過拔罐、刮痧等方式,改善體內濕熱瘀阻狀況。
4.作息規律: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規律作息有助于調節身體機能。
5.藥物輔助:如龍膽瀉肝丸、藿香正氣丸等,需遵醫囑服用。
總之,調理體內濕熱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并長期堅持,才能有效改善體質。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曙 主治醫師
石家莊市長安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你這可能是濕熱,濕為陰邪當溫化, 熱為陽邪,當清化,所以濕熱當寒溫并用,可以用半夏瀉心湯辛開苦降來治療。
2013-12-21 16:14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