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腳后跟疼的原因較多,常見的有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骨刺、跟骨滑囊炎、跟骨高壓癥等。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3-12-21 12:20
1.足底筋膜炎:長時間站立、行走或跑步等,導致足底筋膜反復牽拉損傷,引起無菌性炎癥。可通過休息、熱敷、物理治療緩解,疼痛明顯時可服用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藥物。
2.跟腱炎:運動過度或不當,跟腱反復受到牽拉刺激,引發炎癥。治療包括減少活動、局部冷敷、使用依托考昔、塞來昔布等藥物。
3.跟骨骨刺:跟骨長期受到壓力和磨損,形成骨刺刺激周圍組織。癥狀輕者可保守治療,如服用美洛昔康、洛索洛芬鈉等,嚴重者可能需手術。
4.跟骨滑囊炎:跟骨滑囊受到反復摩擦、壓迫,出現炎癥。治療方法有休息、避免摩擦、口服尼美舒利、艾瑞昔布等,必要時進行局部封閉治療。
5.跟骨高壓癥:跟骨內壓力增高,導致疼痛。可采取抬高患肢、應用活血止痛膠囊、舒筋活血片等改善血液循環。
腳后跟疼的原因多樣,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如果出現腳后跟疼,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骨外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