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楚山 住院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傳統療法室
-
出虛汗在中醫理論中,常與體質虛弱、陰陽失調有關。常見原因包括氣虛、陰虛、陽虛、心血不足和脾胃虛弱。調理需辨證施治,以改善體質為主。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療,切勿隨意服藥。
2018-12-22 06:48
1.氣虛型:表現為容易疲乏,出虛汗,可用黃芪、黨參等補氣藥材煲湯,增強體質。
2.陰虛型:出汗多伴手足心熱,需滋陰降火,常用知母、麥冬、生地等藥材。
3.陽虛型:怕冷,汗出而冷,應用附子、肉桂溫陽散寒。
4.心血不足型:心悸、失眠、面色蒼白,可選用龍眼肉、酸棗仁等養血安神。
5.脾胃虛弱型: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適合用茯苓、山藥健脾益胃。
調理出虛汗,需結合個人體質和具體癥狀,采用合適的中藥材進行調養,同時注意生活習慣調整,適當運動,保證充足休息,以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建議就醫時選擇正規醫院,由專業中醫師辨證論治。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楠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這個情況建議你最好還是及時補鈣調節,考慮是缺鈣引起的可能性大!平時注意休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013-12-19 19: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