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潘興飛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感染疾病科
-
肺結核傳染性受病原體活性、環境因素、個人免疫狀態、接觸方式與頻率影響。當結核桿菌活躍,感染者咳嗽、打噴嚏,將含菌飛沫釋放入空氣,周圍人群若長時間處于密閉空間,尤其是通風不良處,吸入這些飛沫,易被感染。免疫力低下個體,如艾滋病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感染風險更高。健康無小事,身體不適切莫忽視。及時就醫,根據醫生指導進行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2013-12-16 12:57
1.病原體活性:活動性肺結核病患體內,結核桿菌活躍,咳嗽、打噴嚏時釋放大量含菌飛沫,增加傳染風險。
2.環境因素:封閉且通風不良的環境,如擁擠的宿舍、監獄、醫院病房,有助于結核桿菌懸浮在空氣中,長時間保持感染能力。
3.個人免疫狀態:免疫力低下者,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化療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個體,對結核桿菌的防御能力減弱,易感性增加。
4.接觸方式與頻率:密切接觸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尤其在缺乏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頻繁且長時間暴露于同一環境中,顯著提升感染幾率。
5.傳播途徑:主要通過空氣傳播,吸入含有結核桿菌的飛沫是最常見的感染途徑。
預防肺結核傳染,重點在于控制傳染源、改善環境通風條件、保護易感人群。定期篩查、早期診斷與治療活動性肺結核病例,同時增強個人免疫力,避免長時間密集接觸,可有效降低傳染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