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毛銳 副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
右肺上葉小肺大泡的形成,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肺部炎癥、肺結核感染、肺氣腫病變、先天發育異常、吸煙等。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3-12-15 21:31
1.肺部炎癥:如肺炎,炎癥可導致小支氣管黏膜水腫,管腔狹窄,部分阻塞產生活瓣作用,使空氣能進入肺泡而不易排出,致使肺泡內壓力升高,最終形成肺大泡。常見的肺炎治療藥物有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
2.肺結核感染:結核菌侵襲肺部,破壞肺泡結構,引發肺泡融合,形成肺大泡。治療肺結核常用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3.肺氣腫病變:長期的肺氣腫可使肺泡彈性降低,間隔破裂,肺泡融合,進而產生肺大泡。
4.先天發育異常:有些人肺泡壁先天性薄弱,易形成肺大泡。
5.吸煙: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損害呼吸道和肺泡,增加肺大泡形成的風險。
總之,右肺上葉小肺大泡的形成原因較為復雜。一旦發現,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要注意戒煙,預防呼吸道感染,保護肺部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