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曙 主治醫師
石家莊市長安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其他
中醫科
-
子宮下垂是指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于陰道口以外。其發生與分娩損傷、腹壓增加、營養不良、衰老等因素有關。艾灸作為一種中醫療法,對于子宮下垂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不能單純依靠艾灸完全治愈子宮下垂。 1. 發病機制:分娩時的損傷,如會陰撕裂未及時修補,可使支持子宮的組織松弛。 2. 腹壓因素:長期慢性咳嗽、便秘、重體力勞動等導致腹壓增加,易引發子宮下垂。 3. 營養不良:身體虛弱、肌肉萎縮,缺乏對子宮的支持。 4. 衰老影響:隨著年齡增長,盆底組織萎縮退化,也可能導致子宮下垂。 5. 艾灸作用:艾灸通過溫熱刺激穴位,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盆底肌肉的張力,但效果有限。 總之,子宮下垂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病情嚴重程度。輕度患者可嘗試艾灸等保守治療方法,同時加強盆底肌鍛煉。嚴重者則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建議患者到正規醫院就診,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2024-11-28 22:13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艾灸? 艾灸分為艾炷灸、艾條灸和溫針灸。是指點燃艾炷或艾條在體表的一定部位進行熏灼,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種療法。艾灸的應用范圍比較廣泛,尤其適用于慢性虛弱性及風寒濕邪為患的病證。艾灸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濕散寒、溫補中氣、回陽固脫、消瘀散結、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清熱解毒、溫腎壯陽等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