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曉東 主任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三級甲等
骨科
-
腳部疼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外傷、炎癥、血管疾病、神經病變、骨骼肌肉問題等。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3-12-03 22:16
1.外傷:如扭傷、拉傷、骨折等,常有明顯的受傷史,局部會出現腫脹、淤血。治療需休息、固定,嚴重時可能手術。
2.炎癥:如關節炎、腱鞘炎,多因勞損或感染導致,表現為疼痛、紅腫、發熱。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
3.血管疾病:像動脈硬化、血栓形成,影響腳部供血,疼痛常伴麻木、發冷。治療包括改善循環的藥物如阿司匹林。
4.神經病變:糖尿病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較為常見,疼痛多為刺痛、灼痛。控制血糖是關鍵,同時可使用營養神經藥物如甲鈷胺。
5.骨骼肌肉問題:扁平足、足底筋膜炎等,與長期姿勢不良或過度使用有關。可通過物理治療、按摩等緩解。
總之,腳部疼痛原因多樣,需要綜合癥狀、體征及相關檢查明確診斷,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