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柏良 副主任醫師
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感染性疾病科
-
丙型肝炎與乙型肝炎均為病毒性肝炎,由不同類型的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傳播途徑相似,主要通過血液、性接觸及母嬰傳播。兩者在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及預防上存在差異,丙肝無癥狀病例更多,易漏診;乙肝攜帶者較多,慢性化率高。丙肝與乙肝重疊感染可能加劇肝臟損害,增加重癥肝炎風險。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3-12-03 15:14
1.病毒種類:丙肝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乙肝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
2.臨床表現:丙肝早期癥狀輕微,部分患者無明顯癥狀;乙肝急性期可能有黃疸、乏力等癥狀,慢性期可無癥狀。
3.診斷手段:丙肝主要通過HCVRNA檢測確診;乙肝通過HBsAg、HBVDNA等指標判斷。
4.治療方式:丙肝采用直接抗病毒藥物(DAA),如索非布韋、達卡他韋等;乙肝治療常用核苷(酸)類似物,如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
5.預后情況:丙肝治愈率較高,但進展為肝硬化、肝癌的風險不可忽視;乙肝慢性感染可長期控制,但難以根治,需終身監測。
6.預防措施:丙肝目前尚無有效疫苗;乙肝可通過接種乙肝疫苗預防。
丙型肝炎與乙型肝炎雖同屬病毒性肝炎,但在病毒種類、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及預后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了解這些區別有助于采取恰當的預防和治療措施,減少疾病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