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廖瑾莉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急診科
-
電解質紊亂是指體內某些重要離子(如鈉、鉀、氯、鈣、鎂等)濃度異常,需要及時調整。治療時,需根據具體類型來制定方案:
2013-12-02 14:47
電解質紊亂治療的關鍵在于識別紊亂類型和程度,通常包括補水、補鹽、補鉀等措施,嚴重時可能需要醫療干預。
1.補充缺失電解質:如果是因為缺水或流失過多導致的電解質失衡,如低鈉血癥或低鉀血癥,可以通過口服或靜脈補充電解質溶液來糾正。
2.調整飲食:增加含相應電解質的食物攝入,例如富含鉀的香蕉、柑橘,富含鈣的奶制品等。
3.藥物治療:在醫生指導下,可能需要使用藥物如利尿劑、抗心律失常藥來調節電解質平衡。
4.監測與調整治療方案:定期檢測電解質水平,根據檢查結果調整補充策略。
5.對癥支持:對于嚴重或復雜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療,密切監測生命體征并給予對癥支持。
電解質紊亂的治療需個體化,遵循醫囑,不可自行調整劑量或頻率。同時,預防同樣重要,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均衡飲食,尤其在疾病或劇烈運動后要注意補充丟失的電解質。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電解質紊亂? 電解質紊亂是指血漿中離子(Na、K、Ca、Mg、Cl、HCO3等)不在正常范圍內,導致身體出現一系列癥狀。陽離子以Na含量最高,約占陽離子總量的90%以上,對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體液的分布和轉移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其他的離子含量雖少但卻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