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潘銳 副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骨關節外科
-
腳后跟疼痛常見原因包括跖筋膜炎、跟骨骨刺、跟下脂肪墊損傷、跟管綜合征以及跖骨融合,這些狀況多由長時間行走、站立引起,尤其是扁平足人群更容易發生。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3-11-28 11:30
1.跖筋膜炎:長時間步行或跑步可能導致跖筋膜受損,引發無菌性炎癥,表現為早晨起床或長時間休息后首次站立時腳跟疼痛加劇。
2.跟骨骨刺:長期的跖筋膜炎癥可促使跟骨底部形成骨刺,加重疼痛。
3.跟下脂肪墊損傷:足跟下方的脂肪墊起到緩沖作用,損傷后會減少對足底的保護,導致疼痛。
4.跟管綜合征:類似腕管綜合征,發生在足部,壓迫神經引起疼痛。
5.跖骨融合:先天性跖骨之間纖維連接異常,受力不均導致關節炎和疼痛。
腳后跟疼痛需考慮多種可能,建議就醫評估,以確定具體病因并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