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曙平 主任醫師
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腫瘤綜合治療區
-
甲狀腺癌手術后,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放療或化療,主要依據術后病理報告中的癌癥類型、分期以及淋巴結轉移情況來決定。通常,低風險的乳頭狀或濾泡狀甲狀腺癌可能不需要額外治療,而高風險病例或復發性癌癥可能需要碘-131放射性核素治療或化療以降低復發風險。此外,還需定期監測甲狀腺功能,預防甲狀腺功能減退。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3-11-28 06:51
1.病理類型:乳頭狀和濾泡狀甲狀腺癌預后較好,低風險病例可能僅需觀察;髓樣癌和未分化癌預后較差,可能需要輔助治療。
2.分期評估:TNM分期系統的T、N、M值確定腫瘤大小、淋巴結受累和遠處轉移情況,高分期可能需要進一步治療。
3.淋巴結狀態:存在淋巴結轉移的病例,尤其是多個或廣泛轉移,可能需要碘-131治療。
4.復發風險:既往治療后復發的甲狀腺癌患者,為了降低再次復發的風險,可能需要更積極的治療方案。
5.患者個體因素:年齡、一般健康狀況和患者意愿也會影響治療決策。
總體而言,甲狀腺癌手術后的治療計劃需個體化制定,基于病理報告和患者的具體情況。定期隨訪和甲狀腺功能監測對于早期發現可能的復發或甲狀腺功能減退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