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沁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科
-
血小板比例低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血小板生成障礙、血小板破壞過多、血小板分布異常等。這種情況可能導致出血風險增加,建議及時就醫檢查。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8-08-22 12:24
1.血小板生成減少:常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等疾病,骨髓造血功能異常導致血小板生成不足。
2.血小板破壞過多: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脾功能亢進等會使血小板被過度破壞。
3.血小板分布異常:肝硬化等疾病導致脾腫大,血小板在脾內潴留增多。
4.感染因素:某些病毒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熱,可影響血小板數量。
5.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磺胺類藥物、抗腫瘤藥物等,可能抑制血小板生成。
血小板比例低的原因復雜,需要結合具體癥狀和檢查結果明確診斷。治療方法包括去除病因、藥物治療(如糖皮質激素、丙種球蛋白等)、輸注血小板等,但具體治療應遵循醫生建議。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宋長輝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血小板比積低偏低考慮是沒有影響的,可能與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有關,服用藥物一般有抗凝和防治血小板聚集作用,所以抗凝導致血小板比積偏低,這種情況一般是沒有影響的祝您健康·
2013-11-20 1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