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諸靈軍 副主任醫師
上海市松江區中心醫院
二級甲等
干部科
-
治療高血壓可以通過按摩穴位來輔助調節,常見的有涌泉穴、太沖穴、曲池穴、內關穴、足三里穴等。 1.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時足心最凹陷中。按摩此穴能滋陰益腎、平肝息風,有助于調節血壓。 2.太沖穴:在足背,第 1、2 跖骨間,跖骨底結合部前方凹陷中。刺激太沖穴可平肝潛陽、清肝瀉火,對高血壓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3.曲池穴:在肘區,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按摩曲池穴能夠清熱解表、調和氣血,輔助降低血壓。 4.內關穴: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 2 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內關穴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的功效,對高血壓引發的心悸等癥狀有改善效果。 5.足三里穴:在小腿外側,犢鼻下 3 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按摩足三里可調節脾胃、補中益氣,間接促進血壓的穩定。 需要注意的是,穴位按摩只能作為高血壓治療的輔助手段,不能替代藥物治療。患者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鹽低脂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如血壓控制不佳,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
2024-12-02 0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