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紅華 副主任醫師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高可能由感染、炎癥、應激、血液疾病、藥物影響等引起。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療,切勿隨意服藥。
2013-11-17 16:37
1.感染:如細菌感染,常見的有肺炎、扁桃體炎等,需使用抗生素治療,如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
2.炎癥:自身免疫性疾病導致的炎癥,像類風濕關節炎,治療常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甲氨蝶呤。
3.應激:劇烈運動、創傷等應激狀態可致,一般休息后可恢復。
4.血液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可能需化療或靶向治療。
5.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可能引起,如糖皮質激素,需調整用藥。
如發現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高,應結合癥狀進一步檢查,明確原因后治療。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中性粒細胞增多? 中性粒細胞增多定又為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增加,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個標準差以上,年齡大于1個月的兒童和各年齡組成人中性桿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計數大于7.5×10^9/L ,小于1個月的嬰兒大于26×10^9/L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