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曲凡 主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
三級甲等
普通外科
-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的退行性疾病,可能由頸椎間盤退變、頸椎骨質增生、頸部肌肉勞損、頸椎生理曲度改變、頸椎小關節紊亂等引起。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1.頸椎間盤退變:頸椎間盤含水量減少,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可通過牽引、理療、藥物治療緩解,如甲鈷胺、頸復康顆粒、布洛芬等,藥物需遵醫囑。 2.頸椎骨質增生:長期勞損導致頸椎骨邊緣形成骨性贅生物,輕度增生可按摩、熱敷,嚴重時考慮手術。 3.頸部肌肉勞損:長時間低頭或保持不良姿勢使頸部肌肉緊張,應加強頸部肌肉鍛煉,配合針灸治療。 4.頸椎生理曲度改變:長期姿勢不良造成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或反弓,需使用頸椎枕,進行頸椎操鍛煉。 5.頸椎小關節紊亂:頸椎小關節錯位,可手法復位,輔以物理治療。 頸椎病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長時間低頭,定期活動頸部。癥狀嚴重時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2024-09-19 1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