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建國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
哮喘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通常由過敏反應、病毒感染或環境因素觸發。抗生素在哮喘治療中的應用并不普遍,除非合并細菌感染,否則不建議常規使用。若哮喘患者伴有細菌感染,如肺炎或支氣管炎,則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療。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3-11-07 09:08
1.哮喘的本質:哮喘主要由氣道炎癥和高反應性引起,而非細菌感染。因此,抗生素對哮喘本身的控制效果有限。
2.病毒感染:哮喘發作常由病毒引發,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抗生素對此無效。
3.細菌感染:當哮喘患者并發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時,如肺炎或急性加重期的支氣管炎,醫生可能會開具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4.預防濫用:抗生素的過度使用會增加細菌耐藥性的風險,故僅在明確細菌感染的情況下才考慮使用。
5.個體化治療:哮喘治療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和個體差異制定,包括吸入糖皮質激素、長效β2受體激動劑等,抗生素并非常規選項。
哮喘治療中抗生素的應用需謹慎,主要用于控制并發的細菌感染,而非哮喘本身。遵循醫囑,合理用藥,是哮喘管理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