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韋宏慶 主任醫師
江蘇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左腓骨骨折拆除石膏后行走時腳跟和腳掌疼痛,腳掌輕微浮腫,可能是正常的恢復現象,也可能存在其他問題,如骨折未完全愈合、長期固定導致的關節僵硬、肌肉力量不足、下肢血液循環不暢、創傷性關節炎等。 1. 骨折未完全愈合:骨折的愈合需要一定時間,如果拆除石膏時骨折處還未達到足夠的穩定性,行走時可能會引起疼痛和腫脹。需要繼續休養,定期復查 X 光片,了解骨折愈合情況。 2. 長期固定導致的關節僵硬:石膏固定限制了關節活動,拆除后關節活動度受限,行走時會有疼痛。可通過適度的康復訓練,如關節屈伸活動來改善。 3. 肌肉力量不足:長時間固定會使腿部肌肉萎縮、力量下降,行走時無法有效支撐身體,產生疼痛。加強肌肉力量訓練,如抬腿、踮腳尖等。 4. 下肢血液循環不暢:石膏固定可能影響下肢血液回流,拆除后行走時容易出現腫脹和疼痛。可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回流。 5. 創傷性關節炎:骨折損傷關節面,可能引發創傷性關節炎,導致疼痛和腫脹。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緩解癥狀。 一般來說,左腓骨骨折拆除石膏后短期內出現輕微的腳跟和腳掌疼痛、腳掌浮腫,不必過于緊張。但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檢查和治療。
2024-12-03 02:23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脛腓骨骨折? 脛腓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為常見。10歲以下兒童尤為多見。其中以脛骨干單骨折最多,脛腓骨干雙骨骨折次之,腓骨干單骨折最少。脛骨是連接股骨下方的支承體重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連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并承擔1/6的承重。脛骨中下1/3處形態轉變,易于骨折。脛骨上l/3骨折移位,易壓迫腘動脈.造成小腿下段嚴重缺血壞疽。脛骨中l/3骨折淤血可關閉在小腿的骨筋膜室,增加室內壓力造成缺血性肌攣縮造成壞疽。脛骨中下1/3骨折使滋養動脈斷裂,延遲愈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