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腦血管痙攣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其發病機制復雜。引發原因包括血管內皮細胞受損、神經因素、血液流變學改變、炎癥反應、遺傳因素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及生活方式調整等。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3-08-24 13:12
1.血管內皮細胞受損: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障礙可導致血管收縮和痙攣。常見于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對血管的損害。
2.神經因素:交感神經興奮過度會引起腦血管痙攣。如長期精神緊張、焦慮等。
3.血液流變學改變: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等,使血流不暢,易引發腦血管痙攣。
4.炎癥反應:血管壁的炎癥會刺激血管收縮,如動脈粥樣硬化炎癥。
5.遺傳因素:部分人由于遺傳因素,血管壁結構或功能存在先天異常,易發生腦血管痙攣。
總之,腦血管痙攣需要綜合治療和管理。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并注意調整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合理飲食、適量運動、保持良好心態等,以促進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