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腿脛骨骨折術后恢復不佳,能否脫拐?
左小腿脛骨骨折,作鋼板內固定手術,四個月后復查拍片,骨頭幾乎沒有長;再過4個月再次復查,已見骨折線模糊了(請看附圖)當雙腳平放在床鋪上時,腳趾基本能上勾到相同的位置;但垂放時,兩腳就相差挺大的。特別是下樓梯,就明顯感覺到左腳踝還是不夠靈活,請問現在能脫拐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季宗杰 副主任醫師
上海市青浦區中心醫院
二級甲等
心血管內科
-
左小腿脛骨骨折鋼板內固定術后,恢復情況各異。能否脫拐需綜合骨折愈合程度、關節活動度、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及日常活動表現等多方面因素判斷。 1.骨折愈合程度:骨折線模糊表明在愈合,但還需評估骨痂生長情況和骨質強度。若骨痂豐富、骨質較堅固,有利于脫拐。 2.關節活動度:左腳踝不夠靈活,尤其是下垂時差異大,說明關節功能未完全恢復,可能影響脫拐后的行走穩定性。 3.肌肉力量:骨折后長期制動可能導致肌肉萎縮、力量下降。若肌肉力量不足,脫拐行走易摔倒。 4.平衡能力:下樓梯時感覺左腳踝不靈活,提示平衡能力可能受影響,這對脫拐行走有一定風險。 5.日常活動表現:觀察日常行走時有無疼痛、跛行等,若癥狀明顯,暫不適合脫拐。 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建議患者前往醫院,由醫生進行詳細評估,包括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等,以確定是否可以脫拐。切勿自行脫拐,以免影響恢復。
2024-12-05 00:53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脛腓骨骨折? 脛腓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為常見。10歲以下兒童尤為多見。其中以脛骨干單骨折最多,脛腓骨干雙骨骨折次之,腓骨干單骨折最少。脛骨是連接股骨下方的支承體重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連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并承擔1/6的承重。脛骨中下1/3處形態轉變,易于骨折。脛骨上l/3骨折移位,易壓迫腘動脈.造成小腿下段嚴重缺血壞疽。脛骨中l/3骨折淤血可關閉在小腿的骨筋膜室,增加室內壓力造成缺血性肌攣縮造成壞疽。脛骨中下1/3骨折使滋養動脈斷裂,延遲愈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