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代償期肝硬化伴多種癥狀,脾切與否及蛋白使用
醫生,你好,我身體檢查的時候查出失代償期肝硬化,醫生說是由乙型病毒性肝炎和營養不良引起,肝功能減退,消瘦乏力精神不振,皮膚干枯粗糙,面色灰暗黝黑,腿腳浮腫,以前有消化道出血史。門脈高壓,脾腫大,脾亢致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降至42),出血數次(1次雙眼充血,2次便血,1次洗澡時睪丸出血),全身皮膚有紅血點。食管靜脈曲張(中度),有少量腹水,伴有黃疸,曾打過6瓶人血蛋白,但因脾亢沒升上去,請問還要繼續打嗎?如果要,多少天打一瓶?現在最迫切想知道的問題是,需要脾切嗎?不切行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程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感染內科
-
失代償期肝硬化是嚴重的肝臟疾病,常由多種因素引起,如乙肝、營養不良等。患者出現肝功能減退、脾腫大、脾亢、出血、腹水、黃疸等癥狀。對于脾切與否及人血蛋白的使用需綜合考慮,包括病情嚴重程度、身體狀況、治療效果等。 1. 病情評估:詳細了解肝臟損傷程度、門脈高壓情況、腹水量等,以判斷整體病情的嚴重性。 2. 脾切考慮:脾切除可改善脾亢導致的血細胞減少,但也存在手術風險和并發癥。如術后感染、血栓形成等。 3. 蛋白作用:人血蛋白有助于提高膠體滲透壓,減輕水腫,但效果受脾亢等因素影響。 4. 治療選擇:除脾切外,還可采取藥物治療,如恩替卡韋抗病毒、螺內酯利尿、普萘洛爾降低門脈壓力等。 5. 綜合考量:要綜合患者年齡、基礎疾病、經濟狀況等,權衡脾切的利弊。 6. 后續隨訪:無論是否脾切,都需定期復查肝功能、血常規、腹部超聲等。 總之,對于該患者,脾切與否需謹慎決定,人血蛋白的使用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同時,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改善生活方式,以延緩病情進展。
2024-12-03 0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