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歲男性右側股骨頸骨折術后的情況與方案
男,19歲。你好,大夫,我在2月不慎摔倒,導致右側股骨頸骨折(頭下型),斷端嵌入,傷后一周作了內固定手術。手術后臥床四個月,開始扶雙拐下地,患肢不負重輕微行走。麻煩你說明一下髖關節及股骨頭情況以及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感謝醫生為我快速解答——該如何治療和預防。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唐俊舫 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
三級甲等
腫瘤一科
-
19 歲男性右側股骨頸骨折(頭下型)行內固定手術后,需關注骨折愈合、股骨頭血運、髖關節活動度、有無并發癥及后續康復情況等。 1.骨折愈合:定期復查 X 線或 CT,觀察骨折斷端的骨痂生長情況,判斷愈合進度。若愈合緩慢,可能需要調整治療方案。 2.股骨頭血運:通過磁共振成像(MRI)等檢查評估股骨頭的血液供應。血運不良可能增加股骨頭壞死風險,必要時采取改善血運的治療措施。 3.髖關節活動度:進行專業的關節活動度評估,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訓練計劃,以恢復關節正常活動范圍。 4.并發癥:留意有無感染、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感染需抗感染治療,深靜脈血栓可能需抗凝治療。 5.后續康復:包括肌肉力量訓練、平衡訓練等,逐漸增加患肢負重,促進功能恢復。 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和康復訓練,定期復查,遵循醫生建議,以獲得良好的恢復效果。
2024-12-03 04:38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股骨頸骨折? 股骨頸骨折是指由股骨頭下至股骨頸基底部之間的骨折。其骨折線絕大多數患者在關節內,故又稱為股骨頸囊內骨折。老年人發生骨折有兩個基本因素,一是骨強度下降,二是老年人髖周肌群退變,不能有效地抵消髖部有害應力。而青壯年股骨頸骨折,往往由于嚴重損傷所致。美國1984年統計,股骨頸骨折的發病率在50~64歲為2%,60~74歲為5%,75歲以上達10%。其發生率與性別有關,女性多男性,可能與女性絕經期后性激素水平低于男性有關。老年骨折死亡率中,股骨頸骨折的死亡率最高,故稱危險區骨折。骨折后一年死亡率,男性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