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歲女性久站走路腳疼腿腫麻有疙瘩,如何治?
女,42歲。只要一長時間站立或走路,腳部就會感到疼痛不適,小腿會腫脹、發麻并出現疙瘩。發病三年來,嘗試過中西醫的治療,但是效果不明顯。請問應該怎么治療?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才文 主治醫師
南寧肛泰肛腸醫院
其他
放射科
-
42 歲女性長時間站立或走路后腳部疼痛不適,小腿腫脹、發麻并出現疙瘩,可能是下肢靜脈曲張、深靜脈血栓、腰椎間盤突出、下肢動脈硬化、關節炎等原因引起。 1. 下肢靜脈曲張:由于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血液回流障礙。表現為下肢靜脈迂曲擴張,可伴有疼痛、腫脹。治療方法包括穿彈力襪、注射硬化劑、手術治療等。藥物如邁之靈、地奧司明片等。 2. 深靜脈血栓:血液在深靜脈內不正常凝結。癥狀包括下肢腫脹、疼痛。治療有抗凝治療,如肝素、華法林等;溶栓治療,如尿激酶等。 3. 腰椎間盤突出:突出的椎間盤壓迫神經,導致下肢癥狀。治療包括臥床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如甲鈷胺、雙氯芬酸鈉等,嚴重者需手術。 4. 下肢動脈硬化:動脈粥樣硬化導致下肢供血不足。治療有改善生活方式,藥物如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 5. 關節炎:關節炎癥可引起疼痛、腫脹。治療包括休息、保暖、藥物治療,如布洛芬、氨基葡萄糖等。 總之,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血管超聲、腰椎 CT 等,明確病因后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站立和行走,抬高下肢促進血液回流。
2024-12-05 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