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宏 主任醫師
溫州市中心醫院
三級甲等
肛腸外科
-
氣虛下陷是中醫術語,常見癥狀包括頭暈目眩、氣短乏力、腹部墜脹、久瀉不止、子宮脫垂等。 1.頭暈目眩:由于氣血不能上榮于頭面,導致頭腦失養,出現頭暈、眼前發黑等癥狀。 2.氣短乏力:氣的推動和固攝作用減弱,使人感到呼吸短促,肢體無力,活動后加重。 3.腹部墜脹:中氣下陷,不能維系臟腑的正常位置,腹部有明顯的下墜感。 4.久瀉不止:脾氣虛弱,運化失常,腸道失于固攝,出現長期腹瀉且難以治愈。 5.子宮脫垂:女性患者可能出現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甚至脫出陰道口。 總之,氣虛下陷會對身體產生多種不良影響。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通過中醫的辨證論治,采用補中益氣的方法進行調理。常用的中藥有補中益氣丸、歸脾丸、人參健脾丸等,但用藥需遵醫囑。
2024-12-05 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