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克鋒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科
-
肺炎及支氣管擴張的治療與調養,包括疾病原理、治療方法、用藥選擇、飲食注意、運動建議等。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2012-06-12 10:11
1.疾病原理:肺炎多由細菌等感染引起,支氣管擴張則與氣道損傷等有關。
2.治療方法:以抗感染治療為主,如使用頭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3.用藥選擇:還可用氨溴索祛痰,氨茶堿平喘,必要時使用止血藥。
4.飲食注意:清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油膩食物。
5.運動建議:病情穩定時可適當運動,如散步、慢跑,但避免劇烈運動。
患者應遵醫囑治療,定期復查,注意日常調養,以促進康復。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支擴的病情復雜,癥狀各異,輕重相關很多,治療方案的確定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
2012-06-18 06:53
1.有無癥狀、癥狀輕重、有無反復肺部感染的歷史、發作的次數及治療的效果如癥狀輕,感染容易控制,可以內科治療,否則要考慮手術。
2.有無咯血史要重點考慮,有些所謂“干性支氣管擴張”,平常并無多少肺部感染癥狀,但可能突然咯血。支擴是良性疾病,在有多種抗生素的今天,大部分感染可以控制,患病后能存活多年,但大咯血威脅生命,雖然現在有支氣管動脈栓塞術可以急求,從長遠看,有大咯血或反復咯血的最好手術治療。
3.病變的范圍這是決定內外科治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病變局限的可以切除,病變較廣泛,但有的部位輕,有的重,癥狀又很明顯的,可以切除較重病變取得姑息療效,但如雙側都有病變,輕重相關不多,就不能考慮手術了。
4.年齡有些病例分析,見40歲以后病人病情常能緩解,進展的不多,而50歲以上的病人體力多已較差,有其他疾病,忍受手術差,因此對40~50歲以上的患者手術保守一點。
5.合并其他病變的情況如為良性腫瘤堵塞引起的支擴,切除主要為治療腫瘤;肺結核所致支擴(多為上葉),此時結核病變多已穩定,不必手術。
6.全身情況及有無其他疾病如有心、肝、腎等系統嚴重病變,或心肺功能差,無法承受手術的,只能內科治療。
7.生活、工作及醫療條件如生活及醫療條件好,工作也不太勞累,保守治療后病變多能保持穩定。如為野外作業,體力勞動,學生在學習中,醫療條件又不太好,病變惡化治療有困難的,最好切除病變。
8.病人本人及家屬是否同意手術支擴一般在兒童期發病,支氣管及肺實質病變都是不可逆的,肺部病變反復惡化,明顯影響了生活質量及勞動力,如有條件最好切除病變。但近年來新抗生素不斷出現,能有力控制肺部感染,有相當一部分支擴病變可保持在“穩定狀態”,病人身體健康,繼續工作,需要手術的明顯減少,但認為手術從此不再需要也不正確。由于胸外科已為相當安全的手術,手術效果好,因此在治療上,對每個病人應個別考慮權衡利弊。支擴的治療包括幾部分:①抗生素治療感染。②治療引起支擴的合并癥如鼻竇炎。③對癥治療如咯血、大量膿痰。④手術切除或肺移植。⑤呼吸訓練及理療,以改善生活質量及勞動能力,臨床醫師常易忽略這點。⑥特殊原因,如免疫缺陷、先天性遺傳病所致支擴,如原來病因無法糾正,只有用胸內科治療。支氣管擴張的治療原則是消除病原,促進痰液排出,控制感染等內科保守治療,必要時行外科手術。內科治療是基礎,即使有明確的手術適應證也要先經過一段時間內科治療,有人認為最少治療半年以上,因一些支擴在肺感染控制后可能恢復正常,而且手術在急性炎癥消失后做也比較安全,療效較好。不能手術的病例,則需要長期內科治療。(一)支擴的內科治療1.控制感染緩解癥狀支擴如未手術是終生存在的疾病,癥狀時有時無,時輕時重,內科用藥要考慮什么時候用,用什么藥,怎么用(劑量、途徑及期限)。不發燒,咳嗽未加劇,只有粘痰,患者無明顯不適的,不必用抗生素。如痰呈膿性(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用廣譜抗生素,標準劑量,最少1~2周,至痰轉為粘液性。有黃綠色膿痰的,說明炎癥進展,肺繼續破壞,應積極用藥,但要使痰轉為粘液性不容易。如病情一向“穩定”,一旦惡化,也需積極治療。對經常有粘液膿痰的,用抗生素是否有效是個問題。抗生素的選擇靠經驗及病人治療后的反應,痰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不完全可靠。急性感染如肺炎,組織充血,肺及血中抗生素濃度高,療效好。慢性化膿性病變對藥物反應不太好,可能因:①抗生素不能透過支氣管壁至管腔中,而細菌雙在管腔的膿性分泌物中。②細菌對藥物本身不敏感,厭氧菌(咳臭痰)也對抗藥物。用藥期限意見不一致,有的人認為用藥2周左右有效即可,有主張用藥6~10個月以減少炎癥對肺的破壞,避免發生纖維化,這方面的研究還很少。由于目前臨床上見到的絕大部分是慢性病,即使長期用藥也不可能防止肺的破壞,治至癥狀消失即可。
2.體位引流支擴多發生在肺下垂部位,引流不暢。正常人排痰靠咳嗽,支擴患者支氣管壁軟骨及粘液清除機制已破壞,咳嗽并不能把痰全咳出,X線檢查見咳嗽時近端支氣管完全萎陷,痰排不出,因此最好利用重力行體位引流,使周圍的痰流至肺門處較大支氣管再咳出。根據各支氣管不同走向,擺好體位后,深呼吸,
10~15min后咳出痰來,一天施行數次,同時加胸部叩擊等理療方法。痰一天在30ml以上的,早晚都要引流。保持呼吸通暢,排除氣管內分泌物,減少痰液在氣道及肺支氣管內的積聚,除去細菌生長繁殖的場所,是控制感染的主要環節。支氣管引流的護理:首先應給予祛痰劑,使痰液變稀薄容易咳出,以減輕支氣管感染和全身毒性反應。指導病人根據病變的部位使患側向上,開口向下,作深呼吸、咳嗽,并輔助拍背,使分泌物在氣管內振蕩,借助重力作用排出體外,必要時還可以進行霧化吸入,效果更好。患者作體位引流應在空腹時,每日可作2~4次,每次15~20分鐘。作引流時要觀察患者的呼吸、脈搏等變化,如有呼吸困難、心慌、出冷汗等癥狀時應停止引流,給予半臥位或平臥位吸氧。引流完畢應協助患者清潔口腔分泌物。
3.咯血的治療咯血是支擴的常見癥狀,且為威脅生命的主要原因,咯血常無明確的誘因,也不一定與其他癥狀,如發燒、咳膿痰等平行。少量咯血經休息,鎮靜藥,止血藥,一般都能止住。大量咯血可行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氣管鏡(最好用硬鏡)檢查,局部注冰水,用細長條紗布或Fogarty管堵塞。
4.其他療法在急性感染時,注意休息、營養、支持療法是不可缺少的。支氣管擴張劑可能有用,在肺功能檢查發現有氣道堵塞,用藥后FEV1有改善的,可繼續用藥,無效的可試用強的松,用后如主觀癥狀無改善,就不要再給。在一些罕見的情況下如有免疫抑制的,可以用人體球蛋白。
5.有慢性副鼻竇炎、齒齦炎和扁桃體炎者,應同時給予積極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