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歲女性有甲減和強直,現胸悶心慌等是何因
年齡:37 性別:女 主要癥狀:病史:有輕度甲減,一直服用優甲樂,還有強直性脊柱炎,上個月查過,病情穩定。病情描述:感覺胸悶、心慌、雙手顫抖、全身乏力,發病時情緒緊張心跳也略有加快,呼吸比較局促,爬3層樓梯就有點喘你想解決什么問題:、內分泌查過、心電圖也做過、鉀、鈉、氯都測過,血糖血壓也正常、目前在看神經科,也一直在吃藥,但病情還是時好時壞。請指點一下,是不是有什么其他毛病的可能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良花 主任醫師
昆山市中醫醫院
三級甲等
腫瘤內科
-
37 歲女性,患有輕度甲減和強直性脊柱炎,目前出現胸悶、心慌、雙手顫抖、全身乏力等癥狀。可能的原因有甲狀腺功能異常、心臟疾病、貧血、植物神經紊亂、低鈣血癥等。 1. 甲狀腺功能異常:雖然一直在服用優甲樂控制甲減,但仍可能存在藥量不合適導致甲狀腺功能未達正常水平,從而引起上述癥狀。建議復查甲狀腺功能,根據結果調整藥量。 2. 心臟疾病:心電圖正常不能完全排除心臟問題,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可行 24 小時動態心電圖、心臟超聲等進一步檢查。 3. 貧血:貧血可導致身體缺氧,出現乏力、心慌等。需化驗血常規,明確貧血類型及原因,如缺鐵性貧血可補充鐵劑(如硫酸亞鐵)。 4. 植物神經紊亂:長期患病、精神緊張等可能引起植物神經紊亂。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暢,必要時服用調節神經的藥物(如谷維素、維生素 B1)。 5. 低鈣血癥:甲狀旁腺功能異常或維生素 D 缺乏可導致低鈣血癥。可檢測血鈣、甲狀旁腺激素、維生素 D 水平,予以補充鈣劑(如碳酸鈣)和維生素 D。 總之,對于該患者,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可能因素,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
2024-12-04 12: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崇訓
阜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你好,手抖,醫學上稱為震顫.它僅是一個癥狀,是指身體的一部分或全部表現為不隨意的有節律性的顫動,臨床上分為:靜止性震顫,運動性震顫,姿勢性震顫,回跳性震顫及震動性震顫等.震顫雖然表現為手的抖動,但其病根多在大腦,皆是因某種疾患使大腦涉及運動協調功能的區域受到損害.臨床上的病因有帕金森綜合征,肝豆狀核變性,肝性腦病,小腦,腦干病變,腦動脈硬化,腦缺血,藥物中毒,癡呆等.應該及時找神經科醫生,內分泌科醫生和新陳代謝科醫生做適當檢查,明確病因,正確治療.
2024-12-04 12: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卿克勤 主任技師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檢驗科
-
你好你說的不是有別的毛病了!還是甲減的病因引起的癥狀!可以一直吃那藥吧!另外可以口服點甲狀腺素片! 謝謝!祝你康復
2024-12-04 12:3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廣林 副主任醫師
常熟市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乙等
泌尿外科
-
37 歲女性,有輕度甲減和強直性脊柱炎病史,現出現胸悶、心慌、手抖、乏力等癥狀,相關檢查無異常,可能是心臟疾病、貧血、甲狀腺功能異常、植物神經紊亂、肺部疾病等原因所致。 1.心臟疾病:如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可能影響心臟正常功能。心肌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心律失常則可能與心臟傳導系統異常有關。 2.貧血:體內血紅蛋白不足,導致氧氣輸送減少,引起身體各器官缺氧,出現上述癥狀。常見原因包括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等。 3.甲狀腺功能異常:雖然一直在服用優甲樂控制甲減,但仍可能存在甲狀腺激素水平不穩定的情況。 4.植物神經紊亂:長期精神緊張、壓力大等可能導致植物神經功能失調。 5.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影響呼吸功能,導致活動后氣喘。 綜上所述,多種疾病都可能導致這些癥狀。建議進一步完善心臟彩超、血常規、甲狀腺功能復查、肺功能等檢查,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情緒激動。
2024-12-05 01:1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關節和周圍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AS的特點為腰、頸、胸段脊柱關節和韌帶以及骶髂關節的炎癥和骨化,髖關節常常受累,其它周圍關節也可出現炎癥。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血清反應陰性、病因不明的常見關節疾病,可造成人體畸形及殘疾。本病多見于15~40歲青壯年,發病高峰年齡為20歲左右,45歲以上發病少見。男性比女性多見,男女比約為5:1。本病一般類風濕因子呈陰性,故與Reiter綜合征、牛皮癬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等統屬血清陰性脊柱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