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長玲 主任醫師
河北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科
-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出現肝損傷且 GBT 達 306 時,可能由藥物副作用、疾病本身、合并其他肝病、不良生活習慣、遺傳因素等導致。需要綜合評估,采取相應措施,包括調整治療方案、保肝治療、改善生活方式等。 1. 藥物副作用:治療類風濕常用的非甾體抗炎藥、免疫抑制劑等可能損傷肝臟。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此時可能需調整用藥。 2. 疾病本身: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能引發全身性炎癥反應,累及肝臟。要積極控制原發病。 3. 合并其他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需明確病因,針對性治療。 4. 不良生活習慣:長期飲酒、熬夜、過度勞累等會加重肝臟負擔。應改善生活習慣。 5. 遺傳因素:部分人存在肝臟代謝相關基因缺陷,易出現肝損傷。 總之,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出現的肝損傷,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綜合治療,同時注意定期復查肝功能,監測病情變化。
2024-12-03 07:53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