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歲女性干咳 6 個月 CT 檢查結果異常如何應對
患者性別:女
患者年齡:36
主要癥狀:干咳
發病時間:6個月
化驗檢查結果:CT:右中葉外側段見有2.8*6*3.0CM不規則分葉狀條狀腫塊,平掃內密度尚均,中葉外側段支氣管開口處狹窄,增強后腫塊有明顯強化,CT值74HU,平掃CT值39HU.兩上肺有少許散在小肺結節,直徑《5MM.右中葉內測段有少許斑點狀病兆,余肺無實質病與占位.余各段以上支氣管通暢.縱隔內腔V后,隆突下及右肺門有多個腫大淋巴結,最大直徑約2.8CM.雙側胸膜無積液.掃及部分肝臟見右葉內有多個小血管瘤,邊緣結節強化.腎上位無占位.
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掛水,吃中西藥,打針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妍 主任醫師
上海市青浦區中心醫院
二級甲等
消化內科
-
36 歲女性干咳 6 個月,CT 檢查顯示肺部有腫塊、結節、病兆及淋巴結腫大等情況??赡艿脑虬ǜ腥尽⒛[瘤、免疫性疾病等。治療需根據具體病因,可能涉及藥物、手術、放療等。 1. 感染因素:如細菌、病毒、支原體等感染,可能導致肺部炎癥,引起干咳及相應影像學改變。治療常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等。 2. 腫瘤因素:肺部腫塊可能是良性或惡性腫瘤。良性腫瘤一般手術切除即可。惡性腫瘤則需綜合治療,包括手術、化療(如順鉑、紫杉醇)、放療等。 3. 免疫性疾?。喝缦到y性紅斑狼瘡累及肺部,可出現類似癥狀。治療常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等。 4. 環境因素:長期暴露于有害環境,如粉塵、化學物質等,可能損傷肺部。需脫離有害環境,并進行對癥治療。 5. 其他因素:如過敏、氣道高反應性等。可使用抗過敏藥物如氯雷他定,支氣管舒張劑如沙丁胺醇等。 總之,對于該患者,需要進一步完善檢查,明確病因,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同時,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保持良好的心態。
2024-12-03 0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