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歲男性腦出血后右腳面腫痛原因及應對
●患者性別:男
●患者年齡:69
●詳細病情及咨詢目的:03年11月1日左腦出血30毫升,治逾后右手右腿有點不方便,走路不穩。今年夏起右腳腳面疼痛,且浮腫,幾乎不能行走。已排除痛風、骨刺。
●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已有2月余
●目前一般情況:服止痛藥可減輕疼痛,停藥即疼痛,不能行走
●病史:有胃竇炎、高血壓、腦出血(03年1月1日出血30毫升)史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岳永斌 副主任醫師
邢臺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69 歲男性,曾左腦出血,現右腳面疼痛浮腫,已排除痛風、骨刺。可能原因有下肢血管病變、局部炎癥、神經損傷、心腎功能異常、藥物副作用等。 1. 下肢血管病變:如深靜脈血栓形成、動脈硬化閉塞癥等,影響血液回流,導致腳面腫痛。可通過血管超聲、造影等檢查明確,治療包括抗凝、溶栓、介入手術等。常用藥物有華法林、利伐沙班、阿司匹林。 2. 局部炎癥:如丹毒、蜂窩織炎等,細菌感染引起。表現為紅腫熱痛,通過血常規、病原學檢查診斷。治療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 3. 神經損傷:腦出血可能影響下肢神經功能,導致感覺和運動異常,引起疼痛浮腫。可進行神經電生理檢查,治療以營養神經為主,如甲鈷胺、維生素 B1、腺苷鈷胺。 4. 心腎功能異常:心功能不全或腎功能不全時,水液代謝紊亂,可出現下肢浮腫疼痛。通過心功能檢測、腎功能檢查等明確,治療包括改善心腎功能、利尿等,如呋塞米、螺內酯、氫氯噻嗪。 5. 藥物副作用:某些降壓藥、胃藥等可能導致下肢水腫。需評估藥物使用情況,必要時調整用藥。 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同時,注意休息,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回流。
2024-11-28 17: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69 歲男性,腦出血后遺留右側肢體不便,現右腳面疼痛浮腫,可能與下肢血管病變、神經損傷、局部炎癥、心腎功能異常、藥物副作用等有關。 1.下肢血管病變:腦出血后長期活動不便,可能導致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或動脈粥樣硬化,影響血液循環,引起腳腫和疼痛。可通過血管超聲等檢查明確,治療包括抗凝、溶栓、改善循環等,藥物如華法林、利伐沙班、阿司匹林。 2.神經損傷:腦出血可能損傷支配下肢的神經,導致感覺和運動異常,引起疼痛和浮腫。可使用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腺苷鈷胺。 3.局部炎癥:如丹毒、蜂窩織炎等,多由細菌感染引起。需抗感染治療,常用藥物有頭孢呋辛、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 4.心腎功能異常:心功能不全或腎功能不全時,水液代謝紊亂,可出現下肢水腫和疼痛。需檢查心腎功能,治療原發病,酌情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氫氯噻嗪。 5.藥物副作用:某些降壓藥、止痛藥等可能引起下肢水腫。必要時調整用藥。 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因,以便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2024-11-29 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