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東華 主任醫師
江蘇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外科
-
破傷風針的注射部位與制劑類型有關,常見的有上臂三角肌、臀部外上象限等。破傷風抗毒素、破傷風免疫球蛋白、吸附破傷風疫苗等不同制劑注射部位有差異。 1. 破傷風抗毒素:一般采用肌內注射,最常用的部位是上臂三角肌,此處肌肉較厚,遠離大神經和大血管,能較好地吸收藥物。 2. 破傷風免疫球蛋白:通常也是選擇肌內注射,可在上臂三角肌或臀部外上象限進行注射。 3. 吸附破傷風疫苗:多在上臂三角肌附著處進行肌內注射,能有效刺激機體產生抗體。 4. 不同人群:兒童由于肌肉發育情況,可能會根據年齡和體型選擇更合適的部位,如嬰幼兒可能會選擇大腿前外側中部。 5. 特殊情況:如果患者上臂三角肌部位有損傷、感染等情況,可考慮在臀部外上象限等其他合適部位注射。 破傷風針的注射部位需依據制劑類型、患者情況等來綜合確定。在需要注射破傷風針時,應由專業醫護人員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注射部位,以確保注射安全和效果。
2025-04-14 06: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