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馬明明 主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腎內科
-
腎穿刺是一種有創的檢查方法,用于明確腎臟疾病的病理類型。其過程包括術前準備、穿刺操作、術后護理等。可能會有一些風險和并發癥,如出血、感染等,但在嚴格規范操作下,大多數患者能順利完成并獲得準確的診斷結果。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1. 術前準備:患者需要完善血常規、凝血功能等檢查,評估身體狀況。醫生會告知患者注意事項,如穿刺前需空腹。 2. 穿刺操作:在局部麻醉下,通過特殊的穿刺針獲取腎臟組織。過程中患者需配合醫生保持正確體位。 3. 術后護理:需臥床休息 24 小時,密切觀察血壓、尿液顏色等。多喝水,以促進排尿。 4. 風險與并發癥:可能出現出血,少量出血可自行吸收,大量出血需及時處理。感染也是潛在風險,需使用抗生素預防。 5. 診斷意義:明確腎臟疾病類型,如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等,為后續治療提供依據。 腎穿刺雖然有一定風險,但對于腎臟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以獲得準確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
2024-12-03 1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