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樂翠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介入治療是一種新興的治療方法,它借助影像設備引導,通過微小創口將器械或藥物送達病變部位,以達到診斷和治療目的,包括血管性介入和非血管性介入,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 1.原理: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進行的一種微創性治療。在醫學影像設備的引導下,如 X 線、CT、磁共振等,精準定位病變部位。 2.血管性介入:包括經導管血管栓塞術、血管成形術等。例如,對于肝癌患者,可通過肝動脈栓塞化療術,阻塞腫瘤血管,同時注入化療藥物。 3.非血管性介入:像經皮穿刺膽道引流術、經皮穿刺胃造瘺術等。如梗阻性黃疸患者,可行膽道引流緩解黃疸癥狀。 4.優勢:創傷小,僅需局部麻醉,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對患者身體條件要求相對較低。 5.適用疾病:廣泛應用于腫瘤、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如冠心病患者可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開通狹窄血管。 總之,介入治療為許多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在提高療效的同時,減少了患者的痛苦和風險。但具體治療方案需根據患者病情,由醫生綜合判斷。
2024-12-09 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