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卓勝青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心內科
-
抗心律失常藥物主要分為鈉通道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延長動作電位時程藥、鈣通道阻滯劑和其他類藥物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1.鈉通道阻滯劑:如奎尼丁,適用于房性與室性早搏、心房撲動與顫動等,但可能引起低血壓、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 2.β受體阻滯劑:代表藥物有普萘洛爾,常用于竇性心動過速、高血壓伴心律失常等,可能導致心動過緩、低血壓等。 3.延長動作電位時程藥:胺碘酮是常見的此類藥物,對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效果較好,不過長期使用可能影響甲狀腺功能。 4.鈣通道阻滯劑:維拉帕米可用于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等,可能引起低血壓、便秘等。 5.其他類藥物:腺苷常用于終止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使用時可能引起短暫的心臟停搏。 抗心律失常藥物的使用需嚴格遵循醫囑,根據個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并密切監測不良反應。患者應前往正規醫院就診,由專業醫生進行評估和治療。
2024-12-03 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