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卓勝青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心內科
-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癥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其發病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不良生活習慣、遺傳因素、基礎疾病、年齡增長、精神壓力等。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等。若身體感到不適,務必立刻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勿自行開處方。 1.不良生活習慣:長期吸煙、酗酒、高鹽高脂飲食、缺乏運動等,會增加患病風險。應戒煙限酒,均衡飲食,適量運動。 2.遺傳因素:家族中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患病幾率相對較高。 3.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會損傷血管內皮,促進粥樣硬化形成。需積極控制這些基礎病。 4.年齡增長:隨著年齡增加,血管彈性降低,易發生粥樣硬化。 5.精神壓力:長期精神緊張、焦慮,易導致血管收縮,增加患病可能。要學會調節情緒,減輕壓力。 6.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等,可抗血小板聚集、調節血脂、降低心肌耗氧量。 7.介入治療:對于嚴重狹窄的血管,可通過介入手術放置支架,改善心肌供血。 總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癥的防治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并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2024-12-03 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