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卓勝青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心內科
-
高血壓導致貧血的原因較為復雜,主要包括腎損傷、藥物影響、營養吸收不良、慢性失血、造血功能障礙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1.腎損傷:長期高血壓可能損害腎臟功能,影響促紅細胞生成素的分泌,從而導致紅細胞生成減少,引發貧血。 2.藥物影響:某些降壓藥物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等,可能影響造血功能,導致貧血。 3.營養吸收不良:高血壓患者可能存在血管病變,影響胃腸道的血液供應,導致營養物質吸收不良,尤其是鐵、維生素 B12 和葉酸等造血原料的吸收減少,引起貧血。 4.慢性失血:高血壓可能導致血管壁受損,增加微小血管出血的風險,如胃腸道慢性失血,長期積累可引發貧血。 5.造血功能障礙:在一些嚴重的高血壓病例中,可能會影響骨髓的造血微環境,導致造血功能出現障礙,引發貧血。 總之,高血壓患者若出現貧血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血常規、腎功能檢查等,以明確貧血的具體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患者應積極控制血壓,改善生活方式,預防貧血的發生。
2024-12-03 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