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卓勝青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心內科
-
感染性心內膜炎癥狀的產生,主要與病原體入侵、心臟結構異常、免疫功能障礙、醫源性因素以及不良生活習慣等有關。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1.病原體入侵:細菌、真菌等病原體侵入血液,隨血流到達心臟,附著在受損的心內膜上繁殖,引發炎癥反應,導致發熱、寒戰等癥狀。常見的病原體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 2.心臟結構異常:如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等,使心內膜受損,為病原體定植提供條件。例如,二尖瓣脫垂時,血流異常沖擊瓣膜,易引發感染。 3.免疫功能障礙: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如患有艾滋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等,難以有效抵抗病原體感染,增加患病風險。 4.醫源性因素:心臟手術、介入治療、靜脈置管等操作,可能將病原體帶入血液,引起感染性心內膜炎。 5.不良生活習慣:長期酗酒、過度勞累、營養不良等,會削弱身體抵抗力,使得病原體更易侵襲。 總之,感染性心內膜炎癥狀的產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一旦出現相關癥狀,如持續發熱、心臟雜音等,應及時就醫,進行血培養、超聲心動圖等檢查,以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使用抗生素抗感染等。
2024-12-03 1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