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卓勝青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心內科
-
低血壓癥狀的產生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血容量不足、心臟疾病、內分泌疾病、藥物影響、體位變化等。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1.血容量不足:當身體大量失血、脫水或營養不良時,血液總量減少,導致血壓降低。例如嚴重外傷出血、劇烈嘔吐腹瀉、長期營養不良等情況。 2.心臟疾病:心臟功能異常會影響血液的輸出,造成低血壓。像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會使心臟泵血能力下降。 3.內分泌疾病:某些內分泌疾病也可能引發低血壓,比如甲狀腺功能減退、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這些疾病會影響激素分泌,進而影響血壓調節。 4.藥物影響:部分藥物可能導致血壓降低,常見的有降壓藥、抗抑郁藥、鎮靜催眠藥等。例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阿米替林等。 5.體位變化:突然改變體位,如從臥位或蹲位快速起身,可能引起體位性低血壓。 總之,低血壓的原因較為復雜,需要綜合個人的身體狀況、病史、用藥情況等進行判斷。如果出現低血壓癥狀且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并接受相應治療。
2024-12-03 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