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麥韻屏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肝胃不和是中醫常見的證候,癥狀多樣,包括胃脘脹痛、噯氣反酸、情緒不暢、食欲不振、口苦口干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1.胃脘脹痛:肝失疏泄,橫逆犯胃,導致胃氣阻滯,出現胃脘部脹滿疼痛,疼痛可能游走不定。 2.噯氣反酸:胃氣上逆,可出現頻繁噯氣,胃中酸水上泛則導致反酸。 3.情緒不暢:肝郁氣滯,患者容易煩躁易怒、抑郁焦慮,情緒波動較大。 4.食欲不振:脾胃功能失調,運化無力,從而食欲減退,進食量減少。 5.口苦口干:肝膽之氣上逆,可出現口苦,胃陰不足或胃火亢盛則會有口干的表現。 6.大便異常:可能出現大便干結或溏泄,排便不規律。 總之,肝胃不和的癥狀較為復雜,且常相互影響。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通過中醫的望聞問切進行準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中藥調理、針灸等。同時,患者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過激,飲食規律,少吃辛辣油膩食物。
2024-12-03 0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