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麥韻屏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突然上吐下瀉可能是由飲食不當、急性腸胃炎、食物中毒、胃腸型感冒、腸道感染等引起。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1. 飲食不當:如果進食過多生冷、油膩、辛辣食物,或暴飲暴食,會加重胃腸負擔,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出現上吐下瀉。 2. 急性腸胃炎:多由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炎癥刺激胃腸道黏膜,導致胃腸蠕動加快,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 3. 食物中毒:食用了被細菌、毒素污染的食物,會引發胃腸道的強烈反應,表現為上吐下瀉。 4. 胃腸型感冒:病毒侵襲胃腸道,除了常見的感冒癥狀,還會有胃腸道不適,如嘔吐、腹瀉。 5. 腸道感染:如細菌、寄生蟲感染腸道,破壞腸道正常菌群平衡,引發上吐下瀉。 總之,突然上吐下瀉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果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血常規、大便常規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2024-12-02 18: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