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晉碚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精神心理咨詢科
-
性取向是一個復雜的個人特質,受多種因素影響。目前沒有確鑿證據表明性取向可以被輕易改變。同時,應尊重個體的性取向,避免強制干預帶來的心理傷害。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20-03-15 09:03
1.性取向的形成:性取向的形成受遺傳、激素、環境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
2.尊重個體選擇:每個人都有權自主決定自己的性取向,社會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3.心理干預:若因性取向產生心理困擾,可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進行心理疏導。
4.社交環境:適當改變社交圈子,接觸不同的人和觀念,可能會對個人的認知產生一定影響。
5.藥物作用:目前沒有專門用于改變性取向的藥物,且藥物不應被用于此目的。
總之,性取向是個人的一部分,應尊重和接納,而非強行改變。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兩性畸形? 兩性畸形是性分化異常的結果,是指表型性別呈不能確定的間性狀態或是表型性別與性腺性別或遺傳性別呈矛盾表現。從病理角度分為性腺和外生殖器分化異常,兩性畸形病因分類是基于前述性分化的三個基本成分和階段中不同的環節缺陷。在臨床上根據內外生殖器宮及其第二性征的表現,分為真兩性畸形(true hermaphroditism)和假兩性畸形(pseudohermaphroditism)。假兩性畸形又分為女性假兩性畸形和男性假兩性畸形。兩性畸形為先天性生殖器發育畸形的一種特殊類型,對患兒的撫育、身心、學習、生活、工作和婚姻等帶來一系列問題,必須及早診斷和處理。 查看全文»